Jul 22. 2025 - 学生风采

学涯分享 | 研二常英杰同学:从一个夏天到另一个夏天

    2025年7月7日,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程专硕研二常英杰同学参加在葡萄牙马德拉举办的DIS学术会议并做论文报告。该论文《触感之翅:通过动态二维重量转移以增强用户在虚拟现实中对额外翅膀的运动体验》荣获“最佳论文”奖。应导师诸胜宇助理教授的邀请,常英杰同学分享了这篇论文背后的科研历程。

 

 

DIS简介

    DIS,全称 The ACM SIGCHI Conference on Designing Interactive Systems,是由国际计算机协会(ACM)旗下的人机交互特别兴趣小组 SIGCHI 主办的顶级学术会议之一。该会议专注于“交互系统设计”的跨学科探索,涵盖交互设计、体验研究、艺术实践、社会技术研究等多个前沿方向。

    DIS 拥有严格的学术评审机制,论文接收率较低(约 24%),体现了其高水平与高影响力。每届会议还会评选出 Best Paper(最佳论文,约占前 5%)与 Honorable Mention(荣誉提名,约占前 10%),以表彰那些最具创新性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作为全球人机交互领域的旗舰会议之一,DIS 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研究人员、艺术家、心理学家、系统工程师等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交互的未来,推动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诸胜宇教授:从自己的经历说起,最佳论文奖有多难?

 

常英杰同学:我想讲一个,从一个夏天到另一个夏天的故事,作为我的回答。

大概是在去年的七月,我写下了这样一段很 Emo 的话:

 “这是幻想的季节……许多事物存在叠加的状态,如此强烈的周遭和我寂寞的心绪,拥有和逝去两种相对的情感却能一个空间中和谐地拉扯。我想要挣扎,我呼唤一种无比强烈的挣扎,似乎要一瞬间投掷出所有力气然后虚弱,并期待一个结果;然而事情并不如此,大吼大叫的只是瞬间,生命是长久的沉默。”

    那时候我应该正在努力地完成设备原型的制作,尽管用户实验的大体流程已经确定,脑子里却还拼命思索着是否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有一天正午,我看望窗外,夏天盛大的阳光忽然让我有些头晕目眩起来,我感到幸福又迷茫,于是我写下了上面那些话。而后开始了一个夏天沉默的努力。

    在那个夏天里,我先是测试和改进设备,想起来第一次找同学做预实验,我紧张得要死;结果刚一开始,设备因为打印材料的强度不够直接在运行时坏掉了,唯一庆幸的是没有伤害到同学。这样类似的事情在最开始发生了好多,不是这里就是那里出了问题,于是就一直改呀改呀改呀,直到发现终于可以正常的运行了。后来就开始做用户实验了嘛,其实剩下来的时间不多,因为当时的预期是要投一个9月多截止的会议(CHI)。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所有的用户实验,回忆里我几乎没有怎么很完整的休息,一直在忙着做用户实验和Unity开发(这里抱抱自己的同时,也感谢所有参与实验的同学)。完成了用户实验后,大概只剩下10天左右的完整时间可以完全用来留给写作,于是就写啊写啊。那时候有实验室里的同学很多也要投这个会议,我们这些人的作息几乎成了完全随机的状态。有时候很早的时候就看到了我们,很晚的时候也可以看到。想起来颇为搞笑的是,有一次我正在洗澡,突然觉得思路通了,洗完就立马骑着小车到实验室开始敲着键盘写起来。

图三 用户正在进行实验

    总之,我成功地提交了论文,我记得当时的心绪里有许许多多来自夏天的炙热。过了大概两个月,等来了结果——我的确拼劲全力投掷出了回旋镖,但它却回来把我击倒了。失败很让人失落,我伤心了好一段时间,不过总不能一直沉溺在这种失落之中吧,我就这样想着,然后开始仔细反思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于是开始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缝缝补补。在这个阶段里我根据评委的意见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以让论文的结果更完整,逻辑更清晰;又阅读了许多已经发表的那些论文,分析它们是如何做Story telling的,得出的结论是除了实验设计的部分几乎要全部重写(哭脸)。一直写着,直到写出了让我自己很满意的一版Discussion章节,突然感觉到教授们讲的方法论一样的东西了。后面一段时间我有其它也很重要的事情要忙,但忙里偷闲的时候,一直修改着论文。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DIS会议投递前的两到三天,我正好在韩国参加学术交流。期间,我在韩国的网吧里(去网吧是因为我实在想要人陪一下,但又不太好意思说出口),完成了几乎算得上是最后一轮完整的检查和修改,那时候心里想的是,“无论如何不会责怪自己了”,真的是只有这种想法,无论结果怎么样,真的觉得自己在那段时间是足够努力的了,什么样的结果都是可以接受的。

    这次结果是好的,好得出乎意料。我原本以为这篇论文被接受的时候我一定会流泪的,但也没流,当时很高兴,我苦苦追寻的那种尘埃落定的感觉,那个节点终于来了。后来又来了邮件,说获得了“Best Paper”,我却反而有了压力,心里开始慌慌张张的。在去会议临走前的组会上,导师为了让我锻炼锻炼,特意让我汇报一下。汇报的时候,我试图用扩展屏幕放 PPT,结果设备抽风,大家伙看到了我用蹩脚的中文读法注释。每个人都蛮想笑的,我却要尽量忍着,因为开始讲了我就不能停下,于是慢慢平静下来讲完了这一场。结束的时候很让我震撼的是,我导给大家看了看他第一次CHI的PPT,有着许许多多韩文发音的注释;或许这也算上一种师承吧(笑)

    如果问我 Best Paper 有多难,这个故事作为回答可能有些“文不对题”。实在要我回答,我也只能想到说:真的很难唉,却也不知道如何说起。于是我讲了从一个夏天走到另一个夏天的故事。但是,过去的夏天无论怎么样都没有关系,要把现在的这个夏天过得好一些才更重要。

 

我的研究简介

在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中,我们的虚拟化身(Avatars)可能拥有与真实身体完全不同的特征。它们可以拥有不同的外貌、体型,甚至是额外的身体部位,比如翅膀。已有研究发现,触觉反馈可以增强用户对这些不同化身的“具身感”(Embodiment),让人们更容易将虚拟身体视为“自己”的延伸。尤其是重量转移设备,已被用于增强用户对手臂变形等身体变化的感知。然而,尚无研究尝试利用这类技术来增强用户对拥有“额外身体部位”(比如虚拟翅膀)化身的具身感。

图四:通过穿戴HapticWings,用户可以增强在虚拟现实中对额外虚拟翅膀运动的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设计并开发了 HapticWings,这是一款佩戴在背部的二维重量转移设备,可为虚拟翅膀的运动提供触觉反馈,帮助用户更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拥有翅膀。我们通过三项用户研究系统地验证了 HapticWings 的有效性,具体来说,我们探索了: (1) 用户分辨 HapticWings 提供的不同触觉模式的能力,(2) 在有触觉反馈的情况下,用户对拥有有“额外翅膀”的化身的具身感知体现,以及 (3) 在潜在应用场景中,用户感受HapticWings提供触觉反馈的真实感和愉悦感。

图五:HapticWings设备的俯视图

 

图六:用户通过使用HapticWings,增强在有翼化身应用的体验

 

致谢

    特别感谢我的导师Seungwoo Je教授的指导。感谢论文的其他作者陈俊宇,林毅龙,张雪松以及沉浸式设计小组各成员对我的大量帮助。最后再感谢一下自己。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