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3. 2025 - 学院动态

课程回顾|工业设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沉浸式”体验智能精密制造产业链

工业设计课堂搬进产业全流程工业车间

 

    在智能制造重塑产业格局的当下,产教深度融合正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破局之钥。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郝亮教授与何净植教授组成教学团队,聚焦「工业设计 - 制造一体化」,探索创新教育方法和理念。3月5日,团队带领智能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深入三诺3nod集团深圳智慧工厂,以「车间即课堂」的形式,解码从概念设计、ID设计、产品设计、产品塑模到批量生产的全链条实战密码。

 

 

图1 本次研学活动合照

 

    本次“创意到产业”活动作为学院工作室教学方法的一部分,以三大模块串联产学研深度互动:在交流研讨中,教授、企业工程师与学生们围绕智能家居产品的开发实例,拆解从用户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到量产优化的全流程,通过真实项目案例探讨市场痛点和创新突破点,帮助学生跳出课堂视角理解产业逻辑;工厂参访环节,师生依次走进传统制造车间、精密加工中心和3D打印创新实验室,近距离观察模具铸造的工艺细节、微米级精度的数控加工设备,以及增材制造在3D打印技术上的真实应用,直观感受“制造”到“智造”的技术跃迁;最后的交流研讨会上,学生们针对材料选择、成本控制及可持续设计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三诺资深工程师结合行业趋势与实战经验一一解答,并围绕“设计思维如何赋能智能制造”分享了职业发展建议。这场融合理论探索与场景化学习的实践之旅,为设计学子架起了一座直通产业前沿的认知桥梁。

图 2 郝亮教授与何净植教授智慧工厂内交流讨论

 

    根据学生的反馈,参观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了注塑模具的制造过程,工程师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了这一技术的细节。学生们表示,这种近距离接触让他们对智能制造如何重塑产业格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运作和设计与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方面。通过参观和讨论,学生们更加明白了如何利用现代制造技术,如精密加工、3D打印等,来提升产品设计的可行性、精度以及可持续性。

 

图 3 学院学生与智能产线负责人积极交流

 

    本次产教融合研学通过"教学-研讨-实践"三段式教学模式,试图打破学术理论与产业实践的认知壁垒。学生在真实制造场景中深化了对工业设计全生命周期的理解,通过工程师的实战经验解答了材料工艺与成本管控等核心问题,更在设计思维与智能制造的交汇点上获得职业发展启示。

图 4  学院学生、教授、产业专家三方交流研讨会

 

 

背景介绍:

     深圳三诺集团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以“智慧生活”为核心的全球化科技企业。集团业务涵盖声学智能、智能终端、智慧家庭、精密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并在全球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2017年,三诺通过并购成为韩国上市公司,实现跨国布局。其以创新驱动著称,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深圳三诺集团的智能精密制造产品线聚焦高精度、自动化与数字化,核心涵盖四大领域:在消费电子领域,其为Harman、LG等国际品牌提供智能音箱、TWS耳机等声学产品的ODM服务,突出声学性能与智能交互;智能家居设备则集成IoT技术,覆盖智能照明、安防等互联场景;工业设备方面自主研发微米级精度的自动化生产线及精密模具,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与医疗器械;同时结合金属/塑胶精密加工技术优化新材料,提升产品轻量化与耐用性。依托工业4.0标准,三诺构建数字化工厂,通过AI质检和大数据优化生产流程,显著提升良品率与效率,其智能制造基地被列为广东省示范项目,彰显行业领先地位。

 

 

 

更多资讯